2025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主题为“共同缩小早期预警差距”(Closing the early warning gap together)。为响应全球气象行动号召,提升师生对气象灾害预警的认知与关注,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共同举办了“风云无界,预警共筑”主题系列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形式,将气象科学融入校园文化,激发师生探索气象奥秘的热情,传递防灾减灾理念,为构建气象安全防线凝聚青年力量。
2025年3月13日,“风云瞬息”摄影及“风云百态”短视频双赛道作品征集活动正式开启。自启动征集以来,全校学子踊跃投稿,均涌入近百份高质量作品,既有震撼的极端天气实景记录,也有美丽夺目的气象景色,展现科学与艺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激烈的线上投票,“风云瞬息”摄影比赛决出了两名人气奖。
(王辰旭 生命科学学院)
(马云腾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2025年3月17日,国科大地星学院姚凤梅教授率学生赴怀柔气象局开展气象科普实践活动。气象局工作人员系统讲解了怀柔国家基本气象站和汤河口站的运行等机制,并阐释气象监测预警在极端天气应对中的核心作用,带大家沉浸式学习相关机理与内容,加深了对气象科技守护生命安全的理解。
2025年3月18日,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东区三食堂北侧空地,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怀柔气象局的专家,他们带着专业的展品登场雁栖湖校区,讲述有趣的气象知识、实用的防灾技巧等,并发放宣传品、进行相关气象设备展示。活动反响热烈,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学习与观摩,并在专家的耐心讲解下收获知识,增强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2025年3月23日,科普市集在东西区食堂空地同步开展。该活动分为知识竞赛和手工制作两个主题,同学们可自由选择不同板块进行参与。知识竞赛围绕“气象学基础知识”、“两弹一星中的气象学”等题目掀起答题热潮,通过答题赢取套圈机会;左侧的手工体验区,指尖跃动气象智慧,“风车预警站”与“风向标工坊”两个手工制作品吸引同学们前来参与。大家手握彩纸、木棒、吸管等材料,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将抽象的气象原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装置。通过知识科普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同学们的动手实践力、思考力和行动力,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
同时,我们分别于3月21日、3月28日前往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中心小学和太师屯镇桑园小学,依托春分工程项目讲解“冰雹的奇妙世界”、“小水滴的大冒险”等主题的气象知识,科普世界气象日内容,小学生们反响热烈。
在地星学院和海洋学院的共同合作举办及动员下,本次气象日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与。气象日系列活动以创新形式打破学科壁垒,将思政元素融入科普实践,不仅让师生在互动中深化对气象预警重要性的理解,更彰显了“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通过多元传播与沉浸体验,广大学子切实感受到气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为推动全民气象素养提升贡献了高校力量。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气象科普行动,以科技之力筑牢防灾减灾防线,践行“风云无界,预警共筑”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