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吴立新:建议积极鼓励“双一流”大学设置海洋专业 我国海洋创新人才规模难以满足海洋强国建设需求!

  • 褚宁
  • Published: 2023-03-15
  • 3935

        2019年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我国海洋创新人才总量不足等问题,建议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布局合理化,积极鼓励“双一流”高校设置海洋专业,更好地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吴立新说,海洋资源开发,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关键在人才,尤其是高端创新人才。但我国海洋大学、高校设置涉海学科数量不足,招生规模不足,体量不大,吴立新以海洋科学一级学科为例介绍说,2014-2017年,海洋科学授予博士学位1048人,硕士学位2792人,学士学位4481人,这样的规模难以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对海洋创新人才的需求。

 

        吴立新表示,海洋囊括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技术、海洋工程、海洋人文社科等学科,综合性强。因海洋的特性决定了海洋创新人才的实验性,需要在大科学计划中接受训练、进行培养,科教融合尤为重要。他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为例介绍说,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目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具备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一切要素,探索形成了“科教融合,联合培养”的机制。但受限于研究生招生计划,培养国家未来海洋科技领军人才数量有限,对海洋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支撑不足。

 

        针对存在的问题,吴立新就科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首先要调结构,鼓励“双一流”高校设置海洋专业,更好地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吴立新说,目前国内设置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仅有14个,远远不能满足海洋强国建设需要。他建议从招生计划分配、生均拨款系数等向涉海学科倾斜,鼓励高校大力设置海洋学科、发展海洋学院。

 

        吴立新说,当前应立足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增加涉海学科研究生招生计划,定向用于理念先进、机制创新、具有紧密合作基础和明确研究方向的“国家实验室-高校”组合,施行“硕—博贯通”联合培养,构建“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将国家高层次的海洋科技平台与人才培养相耦合,在人才培养中产生我国原创性科技成果,在科学研究中培养未来海洋科学家,助力海洋强国梦启新航。为此,他建议每年增加不少于100个博士学术学位招生计划、300个硕士学术学位招生计划,用于具备紧密合作基础、耦合发展较好的“国家实验室-高校”组合培养海洋创新人才。

 

        信息来源:央广网 王茂盛 王伟

        内容及图片来源: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